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网健康频道 > 2017改版新增节点 > 健康+ > 正文

缺牙者容易老年痴呆、脑中风? 处理缺牙需先治好牙周病

来源:新民晚报数字报     编辑:高媛     2018-01-12 10:19 | |

  “老掉牙”——老了就一定会掉牙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人老了牙齿一定会跟着变老,因此不把掉牙当回事。其实,这不仅对牙齿的健康不利,甚至口腔、全身器官都会产生连锁反应。对此,拜博口腔医疗集团执行总裁黎强提醒,缺牙不是小事,从出现牙周病开始就应重视,及时治疗对缺牙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牙不好疾病满身“跑”

  研究表明,龋齿、牙周病和口腔黏膜病等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健康,容易牙痛、牙丧失与咬合不良等,还会导致咀嚼功能降低或丧失。牙龈、牙根或牙神经的炎症等均能引起疼痛,造成机体不适,同时可引起全身性疾病,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及时加以控制。

  口腔疾病常会影响心脏,引起急性、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而目前牙周病已经列于糖尿病发病相关因素的第六位。另外,孕妇患牙周炎会带来早产的风险,牙周炎越严重,孕妇的妊娠时间越短,孩子的出生体重越低。数据显示,重症牙周炎孕妇产生早产低体重儿的危险性约为健康孕妇的7.5倍,很可能导致早产。

  而牙齿与大脑存在千丝万缕的神经联系,有力的咀嚼能防止大脑老化。在2009年瑞典国际牙医大会上,有研究报告指出,牙缺失加剧记忆衰退,易导致老年痴呆症及脑中风。与拥有20颗以上牙齿的老人相比,缺牙老人患痴呆症的风险高1.9倍,脑中风风险高57%;牙齿几乎掉光的老人患痴呆症的风险高2.5倍,脑中风风险高74%。


  大部分缺牙多因牙周病

  调查显示,牙周病患病率在我国高达90%,老年人缺牙有六成是牙周病所引起的。然而民众普遍对牙周病缺乏认识,加上牙周病症状不太明显,很多人忽视治疗,造成牙齿脱落、缺失。黎强指出,如果把牙齿看作是一棵大树,牙根就像树根,而牙齿周围的组织,例如牙龈、牙槽骨等就像树根周围的泥土。当泥土出了问题,大树必定不能旺盛成长。同样的道理,如果牙根周围的牙龈生病了,那么即使牙齿没有烂也没办法保留。

  而缺牙处理也有适应症,如在处理前不先解决牙周病,不仅会极大增加手术风险和难度,口腔内的大量细菌甚至会提升手术感染的几率,最终导致手术失败。即使当时手术成功,一旦牙周病复发,将前功尽弃。


  口腔保健

  是牙齿健康的第一步

  “8020计划”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1年正式提出的,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当牙脱落1~2颗时,并不会影响全身健康,但牙齿逐渐脱落剩下不到20颗时,就开始影响身体多个系统的功能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8020计划”目的在于通过延长牙齿的寿命来保证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

  “其实预防成本更低,美国的牙医诊所洁牙收入占30%,种植牙只占5%,中国其实这个比例要差不多反过来了。说明国民对爱牙护牙的认知还远远不够,所以作为种植牙医生,我们要敦促患者认真爱护自己的牙齿,定期检查和清洁口腔,出现口腔问题后应及时治疗。”黎强坦言。


  不同年龄

  应选择不同护理方式

  黎强建议,从婴幼儿期就要打好牙齿根基。每次哺乳后,家长应在手指上缠上干净纱布,擦洗宝宝的牙龈、腭部、牙面。并喂以温开水,冲洗口腔内残留的食物。不要让孩子含奶瓶睡觉,以免产生奶瓶龋。1岁后应改用口杯,到了3岁,应在父母的协助下学习刷牙。

  儿童期要进行口腔教育,使之形成良好口腔卫生意识和习惯。对于一些较深的牙面窝沟并符合适应症的,可采取窝沟封闭等一些特殊措施,预防牙齿龋坏。

  青少年期要定期检查口腔,预防牙龈炎等齿病。这一时期也是牙列不齐进行矫正的关键期,早期诊断、治疗、定期口腔检查十分重要。

  中年期要及时治疗牙病,不恰当的刷牙及剔牙习惯会导致牙周损伤及牙本质过敏、楔状缺损等问题,一旦发现口腔问题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老年期要保持牙齿稳固,注意清洁口腔卫生,选择合适的牙刷、使用牙线祛除邻面菌斑、及时治疗牙病。同时坏牙、缺牙要及时进行处理,以恢复牙齿功能。


  专家简介

  黎强

  拜博种植疑难病例诊断设计中心总监

  北京口腔种植专委会委员

  中葡联合培养博士

  IACD国际当代牙医师协会院士





  新民网出于传递健康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