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这是古人韩愈发出的感慨,现实中相信也有很多人有同感,怎么我才40岁就出现了老花眼?据视觉恢复专家陈旭主任介绍,视近困难已经成了40岁以上人群所面临的一个全新社会问题。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脑、手机等3C产品越来越普及,原本并不重要的老花问题,在如今越来越凸显出来。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习惯使用电子产品,他们所患的白内障也影响了他们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白内障、老花眼的罪魁祸首——晶状体
陈旭主任表示,“老花眼”、白内障,都是眼内的晶状体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变大变硬,丧失弹性,产生视近困难,也就是常说的“老花眼”。而随着年龄进一步增长,晶状体逐步发生了明显的混浊,也就形成了所谓白内障,这进一步导致视功能(包括视力,对比敏感度等)的下降。因此,普遍的情况是很多老年人甚至中年人既患有白内障又患有老花眼。
很多患者对白内障缺乏正确的认识,最常见的两种认识误区:一是患者误把视力下降当作“老眼昏花”的正常现象,以为自己就是得了老花眼,所以没有及时就医。白内障和老花眼两者看似很难区分,其实还是有窍门的。老花眼一般看近处的东西不清楚,看远处则仍旧清楚。而得了白内障,无论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如同眼睛蒙上了纱。第二个误区是患者认为必须等白内障变‘熟’了才能做手术。其实过‘熟’的白内障可能会诱发青光眼、葡萄膜炎、晶体脱位等严重的并发症,增加手术的风险和难度。若白内障已经影响工作、生活等日常行为,就应该早日接受手术。
所以,陈旭主任在此建议,人到中年之后至少每年应该去医院做一次常规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白内障。一旦发现自己视力模糊、视力下降,也应立即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不仅要“看得见”
更要“看得清”
当下中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越来越丰富。有些中老年人选择立足于家庭,有的选择再返岗位,有的选择相伴旅游……还有的人觉得年纪大了,不等于一切趋于停止,写字作画,既陶冶情操,也可锻炼身体;种花养鸟也是一种有益活动,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情趣;跳舞、气功、打球、下棋、垂钓等都能增进身心健康,而这些都需要中老年人拥有清晰的视觉。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白内障基本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然而,采取传统白内障手术只能解决其晶体混浊的状况,老花、近视、散光等问题仍会存在,患者术后还需要佩戴眼镜,日常生活存在诸多不便。看书、读报、看手机时需要佩戴老花镜,但想要看远,又看不清了,总需要脱脱戴戴,对于经常需要参加各种活动的中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都会带来非常多的麻烦。
“我有白内障,眼睛也老花得厉害,看书读报时都得戴眼镜,觉得很麻烦。有没有一种技术,在解决白内障的同时,让我摘掉眼镜呢?”这也是当下一些白内障患者特别关注的问题。
陈旭主任说,传统的白内障手术复明效果,即“看得见”,已不能满足现代中老年人旅游、开车、钓鱼、打麻将、跳舞等活动的需求。因此,现代的白内障手术已经发展到如同验配眼镜那样,目的是为了改善视觉质量从而提高生活品质,不仅让您看得见,而且要看得清晰、持久、舒适。白内障复明手术已经进入到“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新时代。
■专家简介
陈旭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欧洲及美国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协会会员。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发表SCI论文、中华眼科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十余篇。
擅长:散光、老视、近视、白内障及眼前段疾病、青光眼及视神经疾病的检查、治疗。
眼科义诊通告
经相关部门批准,上海爱尔眼科医院举办义诊活动。活动期间,本着“便民惠民”的原则,特开通(免挂号费、免部分检查费、免费专家会诊等)多项绿色就医通道,向广大群众提供专业眼科咨询、检查服务。
爱心提示:本次义诊采用电话预约报名的方式
■义诊预约电话:185-1636-0376
■义诊时间:2017年9月7日上午8:30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1286号(10号线宋园路2号口)
义诊备案编号:长卫登字(2017)第0016号
新民网出于传递健康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