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网健康频道 > 2017改版新增节点 > 健康圈 > 正文

看东西模糊、扭曲变形 究竟是如何侵占我们的世界的?

来源:新民晚报数字报     编辑:高媛     2019-05-22 16:40 | |

  眼睛是感知世界、获取信息的窗口。随着用眼频度的增加,各类问题总是侵害着我们的眼睛,让视觉问题成为了一个严峻的话题。

  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已有5亿多人患有各类眼部疾病。同时,根据“慈铭体检国民健康体检报告”显示,国民体检检出率连续八年“夺冠”的是眼部疾病。虽然与从前相比,我们的健康保健意识正在提升,但眼部健康指数却仍然呈下降趋势。眼科专家覃冬菊主任认为,未来“看不清”会成为大众的一大趋势,我们该如何“自救”呢?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看东西模糊或是扭曲变形究竟是怎么回事。

  爱护眼底

  阻止视物扭曲变形

  覃冬菊主任表示,很多人对于眼睛的了解非常有限。在大众眼里,眼前出现了模糊、扭曲变形第一个想到的是白内障。其实,眼睛的结构远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的多。除了会变浑浊,并且遮挡光线的晶状体,眼底的黄斑区域也是非常总要的。覃主任解释说,眼底黄斑区是人眼的眼底视神经盘的颞侧稍下方的位置,处于人眼的光学中心区,是视力轴线的投影点。

  据了解,黄斑区富含叶黄素,比周围视网膜颜色暗些,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一旦黄斑区出现了病变,可能会出现看东西扭曲、变形的情况,同时导致的视力损伤通常是不可逆的损害。例如,黄斑病变最为常见的黄斑变性。覃主任指出,黄斑变性导致的视野缺损,即看眼前的图像缺这一块、少那一块的是怎样干预都无法恢复的。因此,眼底的防护非常重要。覃主任认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除了定期求医问诊检查白内障以外,眼底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白内障导致的盲眼可以通过手术干预去除遮挡光线的晶状体,黄斑变性早中期可以通过医疗干预加以控制,一旦患者出现了视野缺损,就再也无法回到以前的完整的视觉了。

  看东西模糊

  成因不止是老花

  看东西模糊这件事,是很多年过50的人都多多少少体会到的。不少中老年人觉得看东西模糊是眼睛的退化,但是具体是怎样的问题导致的,却也说不上来。覃冬菊主任说,看东西的模糊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老花以外,像老年性散光、白内障、干眼症、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都有可能导致看东西模糊。

  除了老花以外,中老年人罹患率最高的就数白内障了。覃主任强调,白内障就像我们的白头发一样,成因不是疾病,却会在逐步发展的过程当中转化为一种遮挡我们视线的疾病。与此同时,白内障在中后期,还会继发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一系列棘手眼病。对于白内障的手术干预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因此,覃主任建议一旦发现了白内障,千万不要不当回事,及时干预才能让患者躲过那些致盲并发症。罹患了白内障的人群,仍然需要及时通过白内障手术干预,去除遮挡视线的浑浊的晶状体。

  覃主任提示:

  保护眼睛,定期检查少不了

  除了上面提及的白内障和黄斑疾病,覃主任分析了眼科疾病包括双眼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等。她认为,各类眼病与用眼频度、用眼习惯、眼睛的紫外线防护、心血管疾病、高度近视等有关。

  因此,她建议这几类人需注重眼底检查:糖尿病后期患者,患有神经系统的疾病,肾炎、白血病、贫血、心脏病、急性传染病、妇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许多全身性疾病患也与有眼底变化有密切关系,当全身性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眼底往往会发生相应的异常变化。通过检查眼底,可以帮助明确诊断,也可根据眼底的改变对全身性疾病进行有目的的治疗,估计全身性疾病的预后。

  白内障和眼底检查易被人们忽视其重要性,覃主任建议50岁以上以及有身体疾病的人群每年至少查一次眼底,以免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失明。

  覃冬菊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担任河北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医师协会眼科委员、上海医学会眼科分会区县组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会眼科分会委员;在三甲医院工作二十余年,对各种眼科常见病、罕见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临床擅长:白内障、高度近视、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黄斑病变、角膜病等眼部疾病的诊疗

  义诊通告

  经相关部门批准,上海爱尔眼科医院举办“关爱眼健康”义诊活动。义诊活动期间,本着“便民惠民”的原则,特开通免费VR眼病视觉体验、免视力、眼压检查费、免裂隙灯、眼底照相检查费等多项绿色就医通道,向广大群众提供专业眼科咨询及检查服务。

  爱心提示:本次义诊采用电话/短信预约报名的方式

  ■义诊时间:2019年5月29日(周三)上午8:30

  ■义诊预约电话:185-1636-0332

  ■义诊短信报名:编辑短信“义诊+姓名+联系方式”

  发送到185-1636-0332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1286号(10号线宋园路2号口)

  义诊备案编号:长卫登字(2019)第0062号




新民网出于传递健康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