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网健康频道 > 2017改版新增节点 > 健康圈 > 正文

房颤危害大,一颗隐匿心中的“地雷”

来源:新民晚报数字报     编辑:高媛     2019-05-30 09:55 | |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中国的房颤患者高达1300万。这种常见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脑中风的发生率。

  适逢第七个“中国房颤日”到来之际,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旭向大家揭秘隐藏在“心脏中的地雷”——房颤。

  房颤初发的时候,人们往往不重视,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其实这时候应该自测脉搏,如果脉搏不整齐,持续时间较长,就要高度警示房颤。还有一些患者平时没有心慌、乏力这些症状,但随着年龄及患房颤的危险因素增加,还是建议定期检查心电图,以便及时发现房颤。房颤虽然不像某些心脏疾病会让人晕厥或猝死,但一旦触发这颗“地雷”,后果也是不堪设想,可能会导致中风,心功能减退等。

  有些患者不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一旦从阵发性房颤转为持续性房颤,就容易伴有肺动脉高压,错失手术治疗的最佳机会,最终只能靠药物维持。刘旭主任一直强调房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期是在阵发性房颤往持续性房颤发展的时候。还有些患者会有一个误区,认为房颤发作几次之后,症状减轻了,就是好转了。其实房颤是进展性的,它只会越来越重,不可能自愈。当患者长期耐受心律失常,没有明显感觉时很有可能是病情加重了,更需要及时治疗。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是一个微创手术。通过静脉穿刺的方法,送进一根直径只有3—4毫米的管子(心导管),进入心脏房颤的病灶部位,消融和祛除房颤病灶。等到清除完毕之后,再把这根心导管从穿刺的部位撤出体外,进行局部止血。体外看不到任何疤痕,手术大多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患者可以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手术。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导管消融成功率相对高一些。对于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年龄也不是问题,不仅60-70岁的患者可以耐受,甚至8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经过身体状况评估,也能获得妥善治疗。通过越来越先进的手术,医生可以找到并清除埋藏在心中的“地雷”,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心跳。

  刘 旭

  上海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交大领军人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心房颤动诊治中心主任

  6月1日上午8:30,由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举办的房颤疾病患教活动将在胸科医院(上海市徐汇区淮海西路241号)5号楼13层多媒体教室举行,由刘旭教授及领衔的心内科专家团,将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服务,有需求的市民可以前往参加。

 

 

 

 

新民网出于传递健康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