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网健康频道 > 2017改版新增节点 > 就诊指南 > 正文

耳鸣患者最关心的是:久鸣必聋吗?

来源:新民晚报数字报     编辑:高媛     2018-12-21 14:04 | |

  邀治耳鸣耳聋专家面对面宣教咨询答疑

  耳鸣、耳聋、头晕、眼冒金星,这些症状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即便在身体并没有感到明显不适的情况下,这些症状似乎也经常出现,不少人也已经习以为常。如果症状仅偶然出现,可以不必过于担心,但专家提醒,耳鸣、耳聋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晚年听力的“杀手”。患有耳鸣、耳流脓、听力下降的老人规模庞大,因拖延治疗而导致耳聋的患者屡见不鲜,如果发现经常耳鸣,应引起重视,尽早就医。

  久鸣必聋有道理吗?

  治耳鸣耳聋专家尚玉山主任指出:耳鸣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很复杂,听觉传导通路的任何部位发生病变都可以诱发耳鸣,听觉障碍是主要的病因,少数单耳持续性耳鸣是听神经瘤的早期症状,一些长期耳鸣者还与心理因素有关。

  尚玉山主任认为,耳鸣的早期治疗十分重要,3-6个月是治疗的重要时期。目前临床上会通过很多手段来缓解和治疗耳鸣。首先结合病史选择治疗引起耳鸣的原发病,如排除外耳以及中耳的疾病,治疗全身系统的慢性疾病,改善身体状况。同时辅以药物治疗,主要运用血管扩张药以及钙离子拮抗剂改善微循环,使用耳鸣抑制药以及减轻耳鸣影响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等。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久鸣必聋源自传统中医的误解,在中医古籍中曾提到:“聋为鸣之渐,鸣为聋之始”。

  脑萎缩、老年痴呆症与耳聋耳鸣有关吗?

  据尚玉山主任介绍,脑萎缩、老年痴呆症与耳聋耳鸣有关。长期性耳聋耳鸣可以使人产生心烦意乱、担心、忧虑、焦急、抑郁等。老人听力下降,长期不接受声音信号刺激,听力系统包括听觉中枢对声音信息的处理能力会很快减退,会加重耳聋耳鸣的程度;交流减少,也会加速人的精神衰老,老人会变得性格孤僻,痴痴呆呆,交往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大受影响。

  除此之外,虽然耳鸣和耳聋不是要命的疾病,却会给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首先会影响情绪和睡眠。长期的严重耳鸣会让人产生忧虑、焦急、抑郁等情绪变化。尤其在夜深人静的夜晚,耳鸣更为严重,以至于很难入睡,以至于出现恶性循环。另外,还会影响工作和家庭。因为听不清别人的讲话,且自己还要忍受耳鸣带来的巨大痛苦,却常常不能被人理解,所以工作效率下降,以至对工作和学习也渐渐失去了兴趣。因为耳鸣而长期求医吃药,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巨大经济压力的也颇多,有的甚至影响到夫妻和家庭和睦。

  采取个性治疗措施是上策

  耳鼻喉科专家指出,近年来,由于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临床上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导致耳鸣耳聋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呈低龄化的趋势。因此,科学有效地防治,控制患者人数迫在眉睫。

  耳鼻喉科专家特别提醒,临床上因耳鸣不及时治疗导致耳聋的患者屡见不鲜,且大家都有一个误区,觉得年纪大耳朵背是因为老了自然而然的结果。其实不然,只要身体健康,老人一样可以耳聪目明。而解决耳聋耳鸣关键在于尽早治疗,上佳的治疗时机是患病后尽早到正规医院查明病因,采取个性治疗措施是上策,切不可盲目乱用药,更不能轻信偏方或者治疗捷径,免得花钱又耽搁诊治。

  惠民活动

  为了满足耳鸣、耳聋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新民健康特邀擅长治疗神经性耳鸣、突发性耳鸣、神经性耳聋、突发性耳聋等各类耳部疾病,对于耳科疑难疾病有较丰富的诊疗经验专家为你进行一对一为你进行宣教解惑,如有需求,可以拨打新民健康防治耳鸣耳聋咨询热线021-52921348,也可发送短信“耳鸣耳聋+姓名+联系方式”至13636588970。

  报名截止时间:12月26日15:00止

  特邀专家

  尚玉山

  耳鼻咽喉科主任,从事耳病诊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耳病,传承中医,接纳西医,其中西医结合与水针听神经激活疗法的独特诊疗方法成功治疗近千位耳病患者。擅长诊疗:各种耳鸣、耳聋、中耳炎、听力下降、突发性耳聋、外耳道炎、内耳眩晕、鼓膜穿孔等耳病疑难疾病。




新民网出于传递健康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