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冠塔,初听以为是一家外资的口腔医院,名字像英译过来的。直到前几天我们亲自拜访了美冠塔口腔的创始人于宏亮先生,才了解到,原来这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还是一家中老年口腔专科医院。而美冠塔这个名字是有原型的,它是一座用28000颗病残牙浇铸的人牙塔。
这座人牙塔到底和美冠塔口腔有何渊源?美冠塔口腔独特的中老年定位究竟缘起为何?几个小时的交谈,我们能深切体会到于董事长在医院16年发展中经历的不易,也明显能看出他对中老年专科定位的决心和信心。
切断后路 投身口腔医疗事业
能把爱好变成事业 是福气
于宏亮本人并不是口腔医学专业出身,之所以选择口腔医疗行业,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是开业口腔医师,从小耳濡目染,对这个行业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和发自内心的喜爱。并且对整个行业的经营思路和诊疗流程都比较了解;另一方面,他曾从事近9年的外贸行业,在接触多种行业以后,认为口腔行业可以“做精做强”,能直接面对客户满足其硬需求。那几年,他业余时间看了很多国内外口腔修复类的书和杂志,经常和父亲因为一个知识点争论不休,逐渐从一个“门外汉”变成“准医生”,这些都为他后来选择做中老年口腔修复打下了基础。
放弃央企的“铁饭碗”,放弃干了近十年的外贸行业,于宏亮切断后路转战口腔医疗领域,无疑风险重重。但无论是16年前对身边亲戚朋友们不解的回应,还是今天在办公室的侃侃而谈,他都一样坦然而从容。正如他所言,做口腔是他一直以来的爱好,能把爱好变成一辈子的事业,是种难得的福气。
定位中老年口腔 成就核心实力
在口腔行业实践了几年后,于宏亮在对患者进行画像分析中发现,中老年群体在所有的保牙案例中占比最高,且临床修复效果和满意度也超高,于是开始把目光聚焦到这一特殊人群。
人群聚焦之后,他开始了长期的市场调研和人群调研。他发现:中老年人口腔情况复杂,松牙多,残根多,缺牙多,加之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多发,使得临床治疗的难度大大增加。而不少医疗机构面对的患者多而杂,很难集中精力去满足中老年这一特殊人群的深度需求,致使很多老人陷入“小诊所不相信,大诊所不满意”的就诊困境,亟需一对一高质量的专科医疗。
中老年人强烈的口腔修复诉求让他最终决定深钻中老年口腔。决定一出,当时在院内和院外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方面服务人群的大幅收缩让医院失去了大批患者,院内不乏反对的声音;另一方面业内很多老前辈认为这种人群细分是一种“自戕式”尝试,劝他谨慎而为。顶着巨大的压力,于宏亮多次深入基层,走进中老年群众队伍,倾听他们的口腔修复诉求。
牙塔 唤醒民众“保牙”意识
谈到保牙理念与“美冠塔”的渊源,于宏亮介绍到,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民众的牙齿保健意识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普遍较差,“牙松了、坏了,拔!”是当时的“主流”观念,甚至当时很多牙医都这么认为,也是这么做的。
于宏亮的父亲于千医生当时是公立医院口腔科的一位主任医师,多年的临床实战经验告诉他,口腔修复要遵循自然准则,最大限度保留原生牙和原生牙骨,才是修复的根本。不愿被当时的拔牙理念所裹挟,于千毅然从公立医院辞职,创办了自己的口腔诊所,致力于保留原生牙,不拔牙。
1993年,为了唤醒民众的“保牙”意识,于千医生用从业30余年收集的28000颗病残牙浇铸了一座人牙塔,警示世人。并赋予其“美丽牙冠,坚固如塔”的美好寓意,取名为美冠塔。
2003年,于宏亮在父亲于千的熏陶和感染下,专注中老年口腔细分领域,在临床上严守保牙理念,创办了美冠塔口腔医院,寄希望于打造出中老年口腔医疗专业品牌。
保牙保骨 满足中老年口腔修复硬需求
松动牙问题 多是“拖”出来的
和一般成人口腔不同,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老化加之牙齿常年磨耗,口腔环境复杂多变。其中牙齿松动,是80%的中老年人都面临的口腔修复难题。“牙松了,拔”这修复理念在今天的很多口腔医疗机构还存在,这种修复理念的落后和科普意识的淡薄,让很多松牙老人深陷治疗困境。
大多数上了年纪的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对他们而言,拔牙极有可能引起并发症。松牙必须拔除,他们本能是抗拒的,左右为难之下,就会拖延治疗。“很多来院的老人如果能早几年,哪怕是早几个月来做修复的话,松动牙就可能不用拔,我们的技术完全能够做到最大限度固定保留。”谈到老人们拖延治疗松牙的现状,于宏亮表现出来的惋惜和懊恼,让我触动很大。在此,呼吁所有的中老年朋友如果有松牙问题,一定要尽早就医解决,千万别错过保留时机!
保留松牙 符合口腔修复法则
据于宏亮所言,中老年人的牙齿松动多是由牙周病引起的,临床上一般从牙齿松动的方向及幅度、牙床(包括牙槽骨及牙龈)的退缩程度这两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将牙齿由稳固到松动到脱落的过程分为5个等级。从多年来的临床病例来看,到院看牙的中老年人牙齿松动度均在2度以上。而2度以上可以采用夹板原理做固定修复,但松动度达3度以上时,松动牙就失去了保留条件,必须拔除,但一定要尽早种植。
再次强调,松动的牙齿并不是非拔不可,要早做治疗。松动度越低越好修复,越高越难修复,而且有拔除的风险;即使最终松动牙失去保留条件需要拔除时,也要尽早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做修复,来保证牙槽骨的活力,从而延长种植牙和余留牙的使用寿命。
“牙齿和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重要,坏了要修,千万不能扔!保留天然牙,符合口腔修复的自然法则,我们应当遵守,况且这也是中老年患者一直以来所期望。关于保牙这件事,我们使命必达!”
守匠心做匠人 做慢活不快跑
坚持初心 婉拒“资本诱惑”
把一件事做精做细是于宏亮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这从美冠塔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每一步都稳扎稳打。这一切不但得到市场认可,同时也吸引来大批资本。
从2012年开始,我国口腔医疗市场快速增长,潜在需求被逐渐激发,行业发展已步入了黄金时代。谈到口腔医疗市场的资本引入,于宏亮有自己的理解。他坦言从2013年开始就陆续有资本意愿加入,直到今天美冠塔从未涉足。为什么?用他的话来说是“时机不到”。“其实有资本助力是好事,能加速市场扩张,可能一年就可以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分院,但如果医院自身的软硬件跟不上,整个品牌就垮了。美冠塔一直在实践中学习,我很清楚现在引入资本的时机未到。我们要把每一步做实做精,做慢活,不求快,稳中方能得胜!”
进军上海 以“技术”带“服务”
2018年美冠塔口腔正式落户上海。全新的城市,必然面临全新的挑战,其中受众诉求的差异化是首先要考量的。“上海是一个国际化都市,有很浓郁的‘小资情调’,这对各个服务行业而言,在品质和服务上都提出了高要求。以技术体系为支撑,我们尚需在服务模式上做更多探索,毕竟地域人文差异性还是存在的,我们要怀着空杯心态来不断突破提升。”
探索新的、更适合上海受众的服务模式,将是我们接下来几年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京沪品牌传承 善用人巧借力
转调实战型团队 经验一脉相传
于宏亮长认为,患者之所以选择一家医院是因为技术和服务,而医生是技术和服务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医生团队的业务能力直接决定了医院的水准。
于宏亮更多要求美冠塔的医师是“实战型”的,操作能力强。口腔医学,尤其是口腔修复学对医师的操作能力、悟性要求更高,因此,首先医师的基本知识必须扎实,然后,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一定病例的积累。达到这些要求后,新入职医生还要院长亲自带教,通过医院积累的丰富病例,讨论、学习治疗方案和思路,才能逐步接诊患者。
“这么多年的临床积淀和鲜活病例,是医生们进行技术研发的土壤,这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于宏亮对医生团队的搭建和能力提升很重视,为了能让团队“保鲜”,与时俱进,他提出建立专项培训基金,鼓励医生参加国内外的交流学习,多接触前沿技术理念,知己知彼才能心中有数。
美冠塔进驻上海以后,直接从北京转调了一支实战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严格把控医疗质量和服务,可见其落户上海的决心和信心。
精选“领路人” 借力世界500强
与医生团队的一脉相传不同,为了让美冠塔能以更稳健的步伐进军上海,于宏亮在上海管理团队的搭建上选择向强者借力,这也是他这么多年以来在管理模式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这支管理团队的领导者均为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他们有着多年的带队经验,无论是决策能力、协作能力,还是沟通能力、执行能力都无可挑剔。在于宏亮看来,他们更了解上海市场动势,更了解上海市民需求,是美冠塔专科品牌进入上海的“领路人”。确实,在他们的带领下,加速了美冠塔品牌的“上海化”进程。
在创始人于宏亮先生看来,美冠塔开启全国布局前已在各个层面做足准备,上海是美冠塔全国布局的第一站,各种配置能实现一步到位。2018年入驻至今,根据多维度综合评估结果显示,美冠塔这一所谓的“外来品牌”已在上海市场已成功着陆。
新民网出于传递健康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