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网健康频道 > 2017改版新增节点 > 新民惠 > 正文

五年死亡率高达50%? 心衰群防群治刻不容缓

来源:新民晚报数字报     编辑:严巍琦     2019-08-16 10:04 | |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终身院长孙宝贵教授表示,发达国家资料显示,人群中心衰患病率约为1.5%~2.0%,在70岁及以上人群中患病率≥10%。2000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9%。5年死亡率高达50%以上,八年死亡率男性达80%,女性则为7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心脏病及心衰患者生存期延长,我国心衰患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心衰患者群体不断扩大,相关的医疗支出持续上升,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公共卫生经济负担,更无奈的是这些病人仍然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因此,心衰群防群治刻不容缓。

  心衰中心联盟助力心衰“分级诊疗”

  心衰作为我们心血管领域最后的一个堡垒,它的特点是:后备军庞大,发病率持续走高,死亡率居高不下,患者反复住院,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国外的心衰有系统的慢病管理体系,包括:专科医生、家庭医生、护士、药师、营养师、还有社区医院和诊所,更重视心衰的管理和预防。

  孙宝贵教授指出,我国心衰的治疗和管理则面临以下问题:第一,不同级别医院的诊疗规范性差距巨大,三级医院就诊压力大,基层医疗资源相对缺乏,不同等级的医疗单位对于心衰患者的诊治存在差异。第二,上下级医院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和转诊流程,各级医院医疗资源未能合理配置,基层医疗单位在心衰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未充分发挥。第三,缺乏长程、有效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国家分级诊疗政策,规范心衰诊疗,提高我国心衰的综合防控水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联合发起“中国心衰中心建设项目”。心衰中心的成立以及心衰的分级诊疗制度可称为心衰治疗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近年来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的建设模式已初见成效。构建心衰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明确心衰专病中心建设意义重大。孙宝贵教授提出,心衰分级诊疗和管理模式的建立,首先需要专家组成的心衰管理团队,进行心衰的培训教育工作。因此,除了对患者的双向转诊、规范化诊治和有效随访方面的制度和流程的建立之外,还应针对基层医师进行心衰规范化诊疗的培训项目,旨在进一步加强不同级别医疗单元在心衰诊治过程中的规范性。而在执行过程中应重视质控环节,如宣教;药物的方案、剂量和调整间隔时间;CRF表和门诊病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这样的分级诊疗模式的建立,对于医生来说可能增加了一部分工作量,但是,这种以患者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最终将会提高对心衰患者的诊治效率。

  心衰还需群防群治

  心衰的群防群治主要分为两大类。群防主要针对患者、家庭以及社会。群治则主要针对医生群体。心衰不都因心血管病引起,预后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心衰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因此,心衰诊疗应打破学科壁垒和科室阻隔,对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和管理。“对于心衰患者来说,治疗一定要做到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孙宝贵教授称,各科医生一定要细心、密切观察患者的各种体征,直至各项体征平稳,指标达到最佳,才能结束治疗,同时医生还要教会患者关于心衰防治的相关知识,这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宝贵教授建议,心衰患者可按照防、控、治三步走。

  “防”指的是防贪凉、感染。孙教授表示,夏季闷热,心衰患者不要贪凉,少吃凉菜、冷饮、不洁食物,容易引起胃肠道感染,产生腹泻等问题,是心衰的诱发因素。

  “控”指的是控制体重、病情。孙教授说道,心衰患者应保持稳定的体重,体重的急剧增加或下降都会增加发病的风险。“举例来说,一周增加或减少两三公斤,会引起血容量的变化,加重心脏的负担。除非患者出现水肿,医生要求一周必须减掉一定量体重,才可减重。”另外,心衰患者还应定期体检,监测病情发展状况。生活中也要时时监控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治”则是说对症下药。孙宝贵坦言:“临床上我们已经见到许多的心衰病人由于擅自停用西药或者减少药量,使病情得不到控制甚至恶化的现象。”他强调,治疗心衰时,患者应遵照医嘱,定时定量吃药,配合治疗。因冠心病、风心病、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心衰患者,应通过控制病因来防心衰,尽量掐断原发因素。

  此外,心衰患者还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注意休息。戒烟、少喝酒、适当控制体重、改善饮食习惯。对已确诊为心衰的病人,除应坚持药物的终身治疗外,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需要做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比如,饮食要低盐、控制水分的摄入、进食不可过饱,多食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品,多吃蔬菜以及适当运动,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专家介绍

  孙宝贵

  主任医师、教授、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终身院长。曾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医学会电生理与起搏学会等12家国内学会的委员、常委、副主任委员或主任委员。承担和参加各种科研项18项,共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9项,国家专利5项(3项获上海市优秀发明专利奖)。擅长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心脏起搏、心脏电生理和射频消融术,以及PCI等介入性心脏病治疗手段方面有特殊专长。


新民网出于传递健康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