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寒,不少人喜欢喝酒取暖,药酒成为了一部分人的首选。那么,药酒真的健康吗?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中医科主任陈越表示,以酒治病,起源甚早,在中医学中有“酒,百药之长”之说。随着时代发展,药酒风气逐渐盛行,制作更广泛,适应症也不断扩大。然而,药酒品种繁多,在服用药酒之前一定要认清其功效,根据体质辩证喝。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用醪醴即酒类防病治病的记载。”陈主任介绍,“药酒能使药性移行于酒液中,服后有助于胃肠血液对药物的吸收,迅速地把中药成份运行至全身,使药的作用发挥得更好、更有效,不仅可以宣通血气,还可以养阳扶正。除了治疗风寒湿热之痹症及各种痛症,还有养身美容之用。”事实上,随着酿酒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有些药酒不但具有强身保健的优点,而且口味醇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饮食休闲的一部分,如正月的椒柏酒,端午的菖蒲酒,中秋桂花酒,重阳的菊花酒,都成为人们常酿的传统节令酒类。
然而,陈主任强调,药材因其性味归经不同,所作出的药酒也功效各异。主要分为滋补性和治疗性,滋补性的药酒具有保健及养生的功效,但是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酌情使用。治疗性的药酒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合适的配置。一般来说,药酒具有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淤、强筋壮骨、补益气血等作用。通常内服滋补药酒可分为补气、补阳、补血等几类。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群并不适合饮用药酒。陈主任指出,儿童不宜饮用;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相对较缓慢,应适当减量;肝炎、肝硬化、浸润性肺结核、消化系统溃疡、癫痫、心脏功能不全、高血压等患者不适宜;对酒过敏的人和皮肤病患者不适宜;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不宜饮用药酒。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也禁饮用药酒,药酒的饮用也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
虽然喝药酒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一定要控制量。饮用时,每次喝1两(50m l)到1两半。不善饮酒者可将药酒兑在黄酒或冷开水中,按量饮用。另外,陈主任强调,一旦出现下述情况,就不宜服用了,如药酒质地混浊(有效成分被氧化)、絮状物明显(有效成分变质、析出)、颜色变暗、表面有一层油膜、酒味转淡、有很明显的酸败味道等。
新民网出于传递健康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