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网健康频道 > 2017改版新增节点 > 新民惠 > 正文

经常犯困,血液黏稠度高了 ——来自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宋贺主任医师的温馨提醒

来源:新民晚报数字报     编辑:严巍琦     2021-04-22 15:18 | |

  近来,赵先生经常出现晨起后头晕,思维迟缓等现象,一直到吃过早饭后,头脑方才逐渐变得清醒起来,特别是每天午餐之后,非常容易犯因,需要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相反晚餐后精神状态特别好,他不知道身体哪里出了毛病,总感到头昏脑涨,稍微劳动就胸闷、心慌、气短,终日萎蘼不振,老想睡觉,有时还有视物不清、站立不稳等问题。无奈,赵先生只好到医院看心内科医生,医生经过仔细询问并进行相关检查后发现,这种现象是血液黏稠度(简称血稠)较高所致。

  无独有偶,今年63岁的钱大伯,前些天体检时医生说他血液黏稠度比较高,但是钱大伯并没有其他疾病,只是平常比较喜欢抽烟,为此钱大伯很想了解一下,血液黏稠度高会影响健康吗?又该如何防治呢?为此,我们邀请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宋贺主任医师为您答疑解惑。

  血液黏稠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

  血液黏稠超过一定界线就会伤害到毛细血管,甚至堵塞毛细血管。不仅仅是氧气和营养物质无法运送的问题了,连周边的细胞都会死亡。而且受损的血管很容易吸附甘油三酯、胆固醇、钙等,因此血液会变得越发难以通过。血液黏稠轻者可引起头晕、头昏、头痛、健忘、精力不足、胸闷气短,当血液粘稠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血液会出现凝聚现象,造成血管栓塞,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另外,血液黏稠会加快动脉血管硬化,诱发或加重冠心病。血液粘稠会引起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造成器官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病情的加重。

  血液黏稠时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

  晨起头晕 早上醒来以后感觉脑子还是很乱,整个人浑浑噩噩,没有睡醒后大脑神清气爽、思维流畅的感觉;吃完饭以后大脑才会逐渐清醒过来,到了晚上反而精神状态最好。

  饭后犯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人饭后容易犯困,有的人甚至与人说着话时便打起嗑睡。这类人大多体型较胖,平时运动较少,如果进行实验室检查,大多会发现血液黏稠度高。

  血液黏稠属于血液流变学的范畴,通过对血液黏度、红细胞变形与聚集、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等的测定,预测某些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全血黏度的测量是反映血液流动特性的一个宏观指标。血液黏度增高可以使血液流动受阻,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聚集性增高,使血液流入微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流量减少,通过能力降低。这样就会导致人出现老想睡觉等现象。

  蹲下胸闷 血液比较黏稠的人在下蹲后会出现血液回流减少,造成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的感觉。这是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的典型症状。

  血液黏稠度高与血脂高是一回事吗?

  现在许多人常把血液黏稠度与血脂画等号,认为血脂高,血液黏稠度就会高;血脂低,血液黏稠度就不会高。宋贺主任指出,这种观点是不确切的。

  脂肪合成是肥胖的物质基础。如果每日进食的热量超过消耗所需的能量,这些热量除了以肝糖原或肌糖原的形式贮存外,几乎完全转换成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其中主要为甘油三酯。没有脂肪,不会产生肥胖,所以肥胖与血脂水平是有密切相关的。血脂高了,血液的黏稠度自然也容易高。但是,决定血液黏稠度的并不是只有血脂一个因素,而是好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宋贺主任医师表示,我们人体的血液就好像包容了许多物质的一种特殊液体。我们假如拿水溶液来解释,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如某一种溶解了许多物质的水溶液,其中组成溶液的任何一种物质增加了,都会使水溶液的浓度加大,变得更“稠”。如果溶解的物质没有减少,但水少了,浓度也会加大。因此,对于血液来说,不仅血脂高了,血液黏稠度会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多了,血糖高了,或者出现了其他异常的大分子物质,血液黏稠度都会升高;水少了,血液黏稠度也会升高。所以说,不能把血液黏稠度与血脂画等号。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该怎么办?

  宋贺主任医师指出,过度吸烟、饮酒可致血液黏稠度高。所以喜好烟酒的中老年人,早晨起床后和晚上就寝前,应喝上一杯白开水,这样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平时还可多喝茶。

  生活不规律,长时间精神紧张或心理压力过重,也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高。故平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保持心情愉快。另外,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也有助于加速内脂质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

  血液黏稠度高的患者平时饭菜宜清淡,多吃些粗粮、绿叶疏菜和瓜果,如黄豆、黑豆、玉米、燕麦、生姜、大蒜、洋葱、香菇、山楂、苹果等。这些食品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动物脂肪(特别内脏)和甜食会加重血液黏稠度,故宜少食为佳。

  宋 贺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医学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委员。在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医学著作两部,主持科研项目两项,科研成果两项。在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二十余年,对心血管疾病有较深研究,尤其是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病和心内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及疑难杂症等。





新民网出于传递健康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