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网健康频道 > 2017改版新增节点 > 新民惠 > 正文

创新术式有望治愈持续性房颤

来源:新民晚报数字报     编辑:严巍琦     2023-08-04 16:32 | |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每年新增150万。房颤容易导致中风、心衰和痴呆,增加死亡率1.5—3.5倍,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心魔”。现在房颤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随着年龄增长,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房颤,全名心房颤动,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可以称得上是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通常房颤按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指能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持续性房颤指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击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永久性房颤指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在转复后24小时内复发者。

  长久以来,国际上对于提高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成功率是亟待解决的重要临床课题。其难点在于持续性房颤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房颤转子(Rotor)是近年国际上房颤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目前被认为是产生持续性房颤的重要机制。

  刘旭教授团队引入房颤转子的创新理念,粹炼出肺静脉隔离及转子消融的胸科术式和房颤转子-胸科标测方法学,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房颤转子消融的胸科学说:1)房颤时间链,即房颤从阵发转为持续是时间依赖性的;2)房颤从阵发转为持续是转子出现的结果;3)转子触发转子,转子再触发房颤,是持续性房颤的维持机制;4)持续性房颤消融的终点是术中房颤终止。

  这一理念,针对如何寻找持续性房颤的触发和维持机制,以及如何找到关键的病灶部位的重要问题,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地,房颤转子消融技术是在常规肺静脉隔离的基础上,通过对心脏的异常点活动进行标测,结合基于临床实践数据开发的国际领先运算方法,准确识别出每个房颤病人的关键病灶部位,再从机制出发进行转子消融,一击即中,最终达到治愈持续性房颤的效果。经过20余年的临床积累,通过房颤转子消融技术为持续性房颤治疗的世界难题贡献了中国答案,通过实践提出的转子标测和消融“中国标准”已经发表在主要的国际学术杂志上。

  房颤如何预防?

  房颤固然可怕,但是我们可以尽量避而远之,通过生活和医学的合理干预,可以达到一定的预防效果。为此,我们总结了如下5点供大家参考。

  1、定期查心电图

  定期的心电图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脉搏和心率的变化,随时掌握自身身体情况,可防患于未然。

  2、控制高危因素

  房颤的高危因素主要有:1:高血压患者需要坚持用药,血压要达标。2:房颤的出现和增长与心律不齐、冠心病以及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密切相关的,所以患者有心脏疾病的话需要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3:高血脂和糖尿病,其中糖尿病一直是房颤的诱因之一,最新研究表明降低血脂对预防房颤有帮助。

  3、良好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的生活作息、平衡的饮食,不抽烟、少喝酒,少吃刺激性的东西,如浓茶、咖啡喝等。尤其要注意任何可能含有咖啡因的食品,尽量避免食用。

  4、积极锻炼身体

  体重指数超标的人发生房颤的几率比较高。肥胖者本身也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这些都是房颤的高危诱因,所以体重指数超标者降低体重是必须的。另外锻炼可以很好的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心脏的机能。但是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要注意量力而行和循序渐进,切不可急功近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5、保持愉悦的心情

  心情紧张、烦躁、激动等情绪往往会影响血压的变化,导致出现心跳加速,心律异常,尤其过度紧张容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有愉悦的心情,保持心情平和,遇到意外的事情不要过于激动。

  房颤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多关注有关房颤的知识,做好日常预防,就可以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而对于已经出现了房颤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切不可拖延时间。

  房颤该如何治疗?

  目前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2个方面:药物治疗与导管消融治疗。由于房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患者各自的身体状况存在差异,目前市面上供选择的药物却并不多,所以使得药物治疗这种方法针对性差而且效果不佳,而且无法根治。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医生的努力,目前导管消融术已经成为治疗房颤的常选方案。导管消融治疗和药物治疗相比,可以降低房颤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和高达正常人2倍的死亡率。

  刘旭教授一直强调房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期是在阵发性房颤往持续性房颤发展的时候,一旦错过之后,治疗起来将会非常棘手,而且凶险的并发症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降临。所以重视房颤,及时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刘旭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医务工作者(2012-2014年度);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交大优秀博导;上海银蛇奖提名;中国Rotor俱乐部创始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心房颤动诊治中心主任。自199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基础和临床研究,至今累计完成各种心律失常介入手术50000余例,房颤导管消融手术近30000例。

新民网出于传递健康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